自由時報

2010-05-11

從糕餅窺台灣


「一個小小的餅,可以了解台灣的美好。」文字工作者張尊禎耗時4 年,走訪全台糕餅老店,挖掘深層文化意涵。她說,台灣糕餅足以媲美日本和果子,是最佳伴手禮,更是文化表徵。

張尊禎表示,曾有朋友說,台灣糕餅只有甜與鹹兩種味道,這也是很多人對於台灣傳統糕餅的刻板印象。為了讓更多人「識貨」,她以自己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的論文為本,寫下《台灣糕餅五十味》,集糕餅精華於一書,展現文化人對這片土地使命感。

「台灣傳統餅食的魅力不只是美味,更在其背後濃郁的人情味與文化內涵。」張尊禎笑說,沒做研究前,自己是「拜拜吃平安的」,但深入鑽研後,吃糕餅像在品味著濃濃的文化意涵。

傳統的各式糕餅,代表的是人一生的歷程--生老病死、功名利祿。張尊禎舉祭祀時常見的「糕仔」為例,多數人常因它的甜度而敬謝不敏,但當她 了解糕仔上的紋路意義後,學會欣賞糕仔之美。

「糕餅上的圖案,除了代表人對豐衣足食的生活願望外,也少不了對於功名成就的祈求。」張尊禎說,小小的「狀元餅」,是古人祈求金榜題名好運的糕餅,放諸今日仍很適用。即便不是考生,吃塊餅,討個好運又何妨?

糕餅除了可祈求好運,或當作禮品維持人際關係,也是陰陽兩界的溝通之物,中元普渡供品「毛荷」與「必桃」就屬於這類。

張尊禎在部落格仔細描述「毛荷」與「必桃」,這兩種只有在農曆7 月「鬼月」才買得到的供品。「毛荷,形體與荷(蓮)花相似,象徵聖潔,具有解脫、度化之意。必桃外形似桃,因蒸好後會裂開,取其『裂』的台語音『ㄅㄧˋ』,象徵可早日脫離地獄之門,轉世陽間。」

此外,從糕餅的內餡變化,也可看出台灣各個時代的經濟演變。

張尊禎剖析綠豆椪內餡,從早期經濟貧乏使用豆沙,甚至拿更便宜的番薯代替,到後來隨著社會經濟改善,加入滷肉、紅蔥頭,接著升級放顆蛋黃,「我去年還吃到放牛軋糖的呢!」張尊禎讚嘆糕餅師傅的巧思。

張尊禎為了研究餅糕文化,走訪全台多家60年以上的老店,不只吃糕餅,也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。例如台中豐原糕餅業興盛原因在於擁有一流技術、乾淨的水質與上好原料,以及名門望族的支持;只有鹿港才有的「鳳眼糕」,整個製 作過程不加一滴水;古都台南特產「香餅」,用來滋補坐月子婦女的身心。

時下網購盛行,縮短購買的時間與距離,不論是古早味或創新品,滑鼠一點便可得。但張尊禎感嘆,如此的方便性,卻少了尋訪店家的趣味,因為糕餅不單單只是餅皮與內餡的結合,還充滿餅糕師傅的執著與代代相傳的精神。

「耳朵是第一個吃到餅的,第二個是看到招牌的眼睛,再來是聞到香味的鼻子,嘴巴是最後才吃到餅。」張尊禎引用台中老雪花齋第二代傳人呂松吉饒富哲理的一席話,強調老店之所以能百年不墜,在於它做出口碑,「感受遠比吃重要!」

沒有留言:

Best Blogger Gadgets